逢年過節要慶賀,佛跳牆絕對是榜上有名的推薦菜色!佛跳牆不只是過年討吉利的必吃年菜,在婚宴、祝壽等各種喜慶歡聚的場合中,佛跳牆更是道討喜且極具指標性的辦桌料理。今天就跟著古都食堂的腳步來了解佛跳牆的由來與做法,一窺古都食堂的佛跳牆有何過人之處吧!
佛跳牆的由來
佛跳牆的由來眾說紛紜,但比較有實據的典故源於福州。據傳清朝光緒年間,福州有位官銀局的長官,在家宴請上司布政使「周蓮」,而這位長官的妻子將雞、鴨、羊肘、豬肉放進紹興酒壇中以小火煨製,周蓮吃了讚不絕口,回家後要求他的家廚「鄭春發」也如法炮製,無奈味道怎麼樣也不對。於是周蓮又帶著鄭春發向那位夫人討教,回去後,鄭春發又加以改良,加入更多海鮮,讓味道更鮮美,成為周蓮家中宴客的「席上珍」。 鄭春發辭去廚師之職後,先設「三友齋菜館」,後更名「聚春園」(至今依然是福州首屈一指的著名餐廳),不只將當初的那道「壇燒八寶」作為招牌菜,更持續研發、加料,將海參、鮑魚、乾貝、魚翅、雞、鴨、豬蹄筋、羊肘、鴿蛋等十八種食材(稱「十八羅漢」)與十來種的輔料搭配慢火煨制,味道濃郁,入口即化,頗得饕客歡心,於是鄭春發將其命名為「福壽全」。 一日幾位文人顯貴慕名而來,品嘗後,席中一位秀才詩興大作,道出:「壇放葷香飄四鄰,佛聞棄禪跳牆來。」眾人們拍案叫絕,此後,這道菜就改名為眾所皆知的「佛跳牆」了。佛跳牆材料
- 芋頭
- 排骨
- 海參
- 栗子
- 鵪鶉蛋
- 干貝
- 筍絲
- 香菇
- 鮑魚
- 紅棗
- 蓮子
- 魚翅
- 魚皮
- 米酒
- 豬腳
- 豬肚
- 蹄筋
- 蒜頭